新聞熱線:0539-7037770

通訊員qq群:205620460

大眾報業(yè)集團主辦

當前位置:首頁>文體綜合

阿魯阿卓:天平上的聲音舞者

2015年02月12日 14:44:00 作者:梁曉輝 來源:新華娛樂
不熟悉彝族文化的人,很容易將歌手阿魯阿卓的名字按照漢字的理解,當成是一個二人組合的名稱,(比如“阿魯和阿卓”)。 人如其名,阿魯阿卓的外表既富彝族傳統的民族美,又兼具放之四海皆準的普世美。

       不熟悉彝族文化的人,很容易將歌手阿魯阿卓的名字按照漢字的理解,當成是一個二人組合的名稱,(比如“阿魯和阿卓”)。而事實上,這位彝族歌手姓阿魯,是其家鄉(xiāng)一個古老氏族;名阿卓,在彝語中是漂亮美麗的意思。

       人如其名,阿魯阿卓的外表既富彝族傳統的民族美,又兼具放之四海皆準的普世美。相由心生,她內在的音樂游刃于彝族的傳統民歌與通俗流行之間,呈現出多層次的聽覺體驗。如果把阿魯阿卓富的音樂比作是一款香水,那其前調必然是世人皆愛流行味,一聽入耳;中調是帶有強烈地域色彩的民族風,再聽入心;而尾調則是兩者混合的綿延余味,婉轉悠長、三日不絕。

       這樣的特點在《夢想星搭檔》的舞臺上體現地尤為明顯。

       從節(jié)目的選歌說起,阿魯阿卓的選歌一直很精準。在通俗風格與民族風格的天平上,《生如夏花》與《青藏高原》分別占據了天平的兩端,《藍蓮花》則恰好位于天平的中間。而阿魯阿卓本身的歌唱能力正好覆蓋整個天平,因而她的發(fā)揮永遠不會跑偏,重點在于改編。

       越是通俗的歌,她就將其往天平的另一端——民族拉近,《生如夏花》正是如此。主歌部分她全然使用通俗唱法,營造出與樸樹原作相似的意境,不讓聽眾過于跳戲,而到了副歌則轉為民族唱法,既保證了高音的穩(wěn)定,又與原作拉開距離,富于新意。其中伴唱的山風組合功不可沒,其成員本身就多音域具有強烈層次感,是渾厚高亢的男聲的集結。在此之上,阿魯阿卓清亮的女聲愈發(fā)突出,是形成剛與柔的反差。聯想起另一位歌手近期在某節(jié)目對《生如夏花》的改編,就缺少了這種力道的反差,因而缺乏層次感,顯得單薄無力,讓人抱憾。

       而越是民族的作品,她則將砝碼滑向流行,如《青藏高原》。但這首經典作品從唱法的改編難度很大,因為這首歌的基因就是民族性的高音,少了這一點,青藏高原永遠高不起來。阿魯阿卓與山風組合很聰明,徹底各司其職,女聲就負責按部就班,按原路線走;而男聲則承擔起流行新改編的主要作用,讓本來“一枝獨秀”的女高音,變成男女混搭的立體音場:阿魯阿卓高音接仙氣,山風組合伴唱接地氣,讓《青藏高原》散發(fā)出與李娜高亢、韓紅清冽不一樣的圓潤婉轉。

       《藍蓮花》幾乎是在“星搭檔”舞臺上,阿魯阿卓最受歡迎的一首作品,一度助阿魯阿卓奪冠,也足見她站在“通俗——民族”天平的中間,顯現出來的得心應手,甚至可以說是在天平上的起舞。或許這首歌對阿魯阿卓有著別樣的意義,已致唱起來格外走心,從細微末節(jié)就可以感知。比如,這首歌同樣主歌通俗唱法,副歌回歸民族,但兩種唱腔的演繹皆更純粹,主歌氣聲的更多使用,副歌高音的更有力道,將二者的落差最大化,都是比《生如夏花》更純粹的情感釋放,因而更為打動人心,與同樣走心的《不要怕》一樣,成為才情兼具的典范。

       在音樂風格越發(fā)多元的今天,精通多元唱法、擁有多元唱腔的歌手既難得,也更容易獲得成功。翩然在通俗與民族唱法天平之上的阿魯阿卓,顯現出天賦嗓音與不俗樂感的融會貫通,舞步精準而獨特。如果非要給一個建議,那么阿魯阿卓的舞步不妨邁得更大一些,用兩種唱腔的極致營造藝術的更大張力,成為更讓人驚艷的聲音舞者。(文/梁曉輝)

    (初審編輯:   責任編輯:李龍)
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復制、編輯或發(fā)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(fā)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大眾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大眾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30日內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