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張家界、香港等地“不合理低價游”的接連曝光,日前,國家旅游局監(jiān)督管理司發(fā)布提示,希望游客堅決抵制“不合理低價游”,游客若參與也將受到處理。提示稱,“不合理低價游”是經營者利用游客貪圖便宜的心理,低價攬客,而后通過強制游客購物等手段非法獲利。同時,游客不得與經營者簽訂虛假合同,虛假合同是經營者為規(guī)避行政主管部門執(zhí)法檢查,先與游客達成某種默契,而后通過變更行程,使游客在不知不覺中受騙上當。游客與經營者簽訂虛假合同,一旦被查獲,不僅不能獲得賠償,還將受到處理。該提示一出,引起了各界的討論。本是受害者的游客最后還要被處罰?什么樣的價格才是“不合理低價”?處罰游客是否具有法律依據?

在朋友圈,一些連路費都不夠的幾十元的旅游產品讓人眼花繚亂,無法判斷。
■游客疑惑 什么才算“不合理低價游”?
今年6月上旬,市民謝女士在朋友的邀請下,以1800元的費用報名了云南3飛7日游。開始的時候,謝女士還詢問過自己的朋友,這么便宜的價格會不會存在強制購物等情況。朋友信心滿滿地向其保證,這是因為找的關系才會有這么低的價格,再不報名可就沒有這個名額了。一向信任這位朋友的謝女士終于在月底登上了飛往云南的飛機?!翱紤]到平時不怎么買東西,而且團費里面包括吃住,我就帶了2000塊錢現金出門了,沒想到,飛機剛落地不久這些現金就全部被用完了?!敝x女士告訴記者,到了云南后,地接旅行社又給出了各種名義的附加費用,又交了1000塊錢,而在隨后的幾天時間里,負責他們行程的當地旅行社每天都會統(tǒng)計他們這些游客所花的錢數,并告知這是當地旅游局的工作要求。不僅如此,導游們還明確地告訴謝女士他們“我們有任務”。
“導游帶著我們去了一個商場,里面都是賣翡翠和珠寶的,沒等人說話就有工作人員‘熱情’地給幫忙買了單,直到出了商場我才發(fā)現好像上當了。”謝女士說,出了門后就有當地老百姓告訴他們,幾千塊錢的東西買貴了。“本是圖便宜去的,結果到最后花了一萬多,銀行卡里的錢都快刷光了。”謝女士回來之后對本次的旅游經歷滿是吐槽。
和謝女士一樣的市民還有很多,平時并不經常旅游的他們對旅游的價格沒有太多的了解,很難判定什么樣的價格才能算是“不合理低價”。299元的香港游,明眼人都不會選擇,那1299元呢,2299元呢?不少市民表示不懂旅游行情,也沒辦法獲悉旅行社的真實成本,而且旅行社經常有特價線路,因此難以判斷什么叫做“不合理低價”。
■部分業(yè)內人士支持 處罰游客是一種公平的決斷
國家旅游局該提示一發(fā)布,不少業(yè)內人士拍手叫好,稱能凈化旅游市場,從買賣雙方共同抵制“不合理低價游”。
“1元游云南,500元游港澳,按照正常人的思維,都能明白這就是一種低價旅游,游客們其實是心知肚明的,卻還要貪這個便宜,實際上就是默許了這種行為,縱容了這樣的市場,處罰游客是對的?!鄙綎|萬達國際旅行社臨沂分公司總經理張婧認為,從消費者這一源頭進行有效制止,可以起到“撥亂反正”的效果,那些沒有資質的“野雞社”也將被淘汰出局。
據了解,目前出現低價游現象最多的一般是一些不夠正規(guī)的小旅行社或者是沒有資質的各種“俱樂部”,如果游客選擇了這些沒有資質的個人或者團隊,一旦出現任何事,將會存在非常大的風險。“這些沒有任何資質來承擔責任的個人或團隊,既沒有旅行社的責任險,也沒有意外險,本來就不是個公司,一旦出現事故就會出現跑路的可能?!睆堟赫f,選擇那些沒資質的“野雞社”對游客自己來說,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。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而言,產品是由需求決定的,如果從客源方面著手整頓,沒有了市場需求,那進行“不合理低價游”的旅行社或者“野雞社”就生存不下去,處罰游客其實是一種公平的決斷,國家旅游局的這個提示,對整個行業(yè)而說,有著較為明顯的凈化作用。
■律師提醒 旅游務必要簽訂合同并注意條款
針對國家旅游局關于游客要被處罰的提示,沂蒙晚報特邀律師姜濤也提出了質疑。
“幾百元去香港,連個路費都不夠,但是還是有游客會選擇這樣的線路產品,游客自己雖然也有過錯,但應該按照過錯來承擔責任,不應該成為行政處罰的對象。”姜濤說,旅行社和游客之間是一種合同關系,游客在選擇旅行社時需要慎重,價格特別低的多數屬于欺詐行為。
姜濤表示,國家旅游局出臺提示的本意是提醒游客,選擇出游時要參考合理的價格,但是法律并未規(guī)定消費者對旅游服務成本價有審查的義務,且除了消費者外,低價游并未損害社會第三方的利益,因此國家旅游局處罰游客,于法無據。
“天上不會掉餡餅,游客在選擇旅行社時一定要注意簽訂正規(guī)的合同,并且仔細查看合同的具體條款,并注意條款的合理性?!苯獫f,游客在面對類似“10元五日游北京”這樣的餡餅時,應該加強自身抵制,一旦在旅游過程中出現糾紛及問題,應該及時借助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。
■專家質疑 板子不應該拍在游客身上
“旅行社不會做虧本生意,不合理低價、零團費招攬顧客背后,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生意經?!痹谂R沂大學商學院教授朱建成看來,旅行社看似虧本銷售旅游產品的背后,其實是在通過引導或強迫消費者在指定場所購物、消費,用旅游經營者的購物回扣和自費活動返傭,彌補成本并獲得利潤。
“從經濟學的利己角度考慮,消費者當然希望選擇價低的產品。將市場監(jiān)管的問題和責任推卸給消費者,未免太不公平?!敝旖ǔ烧f,國家旅游局發(fā)布提示的本意其實是讓廣大游客不要貪圖便宜,拒絕那些零價團和低價團,但是把游客當做治理對象,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,更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。
管理“不合理低價游”是主管部門職責所在,不該將責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。連執(zhí)法部門都難以界定的“不合理低價游”,本身就處于信息接受弱勢地位的消費者,根本沒有能力去判定。用低價來誘惑游客,其實是旅行社不講誠信的一種表現。朱教授認為,治理低價游,首先要規(guī)范旅行社經營行為?!爸卫淼蛢r游的板子不該打在游客身上,而是應該打在旅行社以及沒有監(jiān)督好旅行社的旅游主管部門身上?!眊
記者 張慶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