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:0539-7037770

通訊員qq群:205620460

大眾報業(yè)集團主辦

當前位置:首頁>臨沂新聞

讓家鄉(xiāng)變成美麗花園 臨沂中心城區(qū)綠化率達42.1%

2015年03月13日 09:03:00 作者:莊成 張慶舉 韓繼飛 來源:大眾網-沂蒙晚報
自2009年臨沂市成功摘得國家園林城市桂冠后,千萬臨沂人民齊心協(xié)力,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擴綠增量、提質造景的綠化高潮。針對中心城區(qū)大面積裸露土地,市園林局通過栽植三葉草、二月蘭、大花金雞菊、波斯菊等16個植物品種來實現綠化。

      自2009年臨沂市成功摘得國家園林城市桂冠后,千萬臨沂人民齊心協(xié)力,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擴綠增量、提質造景的綠化高潮。2014年新增綠地面積1205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50%。中心城區(qū)建成區(qū)綠化覆蓋率、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2.1%、37.24%和13.72平方米,讓這座濱水宜居的城市,漸漸變成市民心中的美麗花園。

      道路綠網成為串聯(lián)城市的綠色項鏈

      “今年北城新區(qū)的道路兩旁栽滿樹了!”家住北城新區(qū)的市民不難發(fā)現,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,北城新區(qū)寬闊的道路兩旁不知何時布滿了各具特色的綠蔭。其實這都得益于我市“市民出行500米見綠”園林綠化設計要求。據了解,2014年我市完成北城新區(qū)39條道路喬木補植工程,共計補植、移栽銀杏、法桐等鄉(xiāng)土喬木1.5萬余株。

      “2014年園林部門對北城新區(qū)89個道路節(jié)點、游園提升改造,全面實現了提升范圍內‘推窗見綠、出門沐綠’?!睋袌@林局工作人員介紹,在道路綠化建設的過程中,我市以500米“綠地服務半徑”為軸輻射周邊,選擇樹形美觀、樹冠飽滿的大規(guī)格苗木作為行道樹進行提升改造,除了北城新區(qū)部分道路,金雀山路、銀雀山路、沂蒙路、沂州路等多條干道也逐步形成了林蔭路系統(tǒng),并向“八橫八縱”、一路一樹一景的綠化網絡擴展。建成區(qū)實施了林蔭道路建設、路網綠化工程,改造提升道路160條,提升道路長度997公里,栽植法桐、銀杏等行道樹10萬余株,讓鋼筋鐵骨的城市也變得柔和起來。

      三河綠化提升為濱河景區(qū)錦上添花

      “景區(qū)有沒有檔次,市民滿不滿意,關鍵就看我們的工作開展得精不精致,細不細心?!睋I河景區(qū)管理人員介紹,為進一步增加綠蔭,沂河、祊河高標準完成了近3萬株骨架喬木和10萬株灌木的栽植,完成20公里綠道建設,為下一步綠道網絡的全面貫通開了好頭。

      “如果說濱河景區(qū)的建成讓臨沂變了樣,那么2014年,沂河、祊河、柳青河三條河流的綠化提升則是給這樣的變化錦上添花?!笔袌@林局工作人員介紹,2014年,為進一步增加綠蔭,沂河、祊河高標準完成了近3萬株骨架喬木和10萬株灌木的栽植,特別是增加市樹——銀杏樹的使用率,沿濱河兩岸大量栽植全冠銀杏,在增加綠蔭的同時,給景觀大道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。同時,逐步開始建設的,在城區(qū)各條河流之間串通相連的綠道系統(tǒng)開始建設,并先期完成20公里綠道建設,讓許多熱愛運動的市民嘗到了甜頭。

      “綠蔭行動”讓老城區(qū)布滿新綠

      “見土釘綠、墻面貼綠、見縫插綠、沿路補綠!這是我們對待綠化面積小的老城區(qū)的工作做法!”市園林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,“綠蔭行動”的開展讓老城區(qū)區(qū)別于北城新區(qū)、濱河景區(qū),形成了有自己特色,別具韻味的綠化效果。

      據了解,針對老城區(qū)綠化難的問題,園林部門把屋頂綠化作為節(jié)約型園林綠化的重要內容來抓。全市的屋頂綠化從2006年5萬平方米達到如今260余萬平方米,市區(qū)600多個單位、小區(qū)實施了屋頂綠化。2012年10月在杭州舉行的第十屆世界屋頂綠化大會上,我市被授予世界屋頂綠化草坪建設獎。

      針對中心城區(qū)大面積裸露土地,市園林局通過栽植三葉草、二月蘭、大花金雞菊、波斯菊等16個植物品種來實現綠化。截至2014年4月底,254萬平方米裸露土地全面完成綠化,徹底緩解了因裸致臟、因露揚塵的問題,優(yōu)化人居環(huán)境。

      同時,在市區(qū)游園綠地內的花架、建筑物墻體、橋體等處,栽植爬山虎、凌霄等多種攀援植物,在道路兩側布置花壇、樹池、花柱,綠化體系進一步豐富。

      記者莊成 張慶舉 通訊員 韓繼飛

    (初審編輯:孫貴坤   責任編輯:李洪鵬)
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復制、編輯或發(fā)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(fā)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大眾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大眾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30日內進行。